菇茑也被成为灯笼果或美国珍珠果、哥伦比亚龙珠果,口感香甜芳香浓郁,在上海、深圳等大城市的超市每斤的售价能达到30元左右。菇茑在南北方各地的田间地头有很多野生种,但由于菇茑在没有成熟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龙葵碱(未成熟的番茄也有),并且口感苦涩无法食用,而被很多人误以为有毒不能食用。
野生的菇茑在果实转黄成熟后也可以食用,但是野生种个头较小,产量较低,用于商品生产的菇茑是经过改良后的品种,个头大、产量高、品质好。目前优良的菇茑品种管理得当可以达到亩产2000斤左右,对露地生产来说,与其它大田作物相比有明显的效益优势。
菇茑目前的主要产地在东三省,南方地区还很少栽培种植,从商品生产角度来说,是农民调整种植结构,增加收入值得选择的新型特色水果。菇茑栽培要做好几点:
1、选地整地
在选择地块上,要避免与茄子、番茄等同科作物重茬或迎茬,以防止病害的相互传播。地势要高燥,灌排方便,因为菇茑根系对土壤透气性较好,低洼地容易积水造成根系呼吸不良,甚至因为淹水死棵,而干旱地块会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。
栽培土壤以透气透水性适中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,砂性过强容易倒伏,黏性过高容易积水影响土壤透气和根系伸扎。在底肥要根据地力状况施用3000-5000斤充分腐熟有机肥,配施过磷酸钙30-50kg,硫酸钾型复合肥40-50kg。
在土壤充分均匀撒施之后,进行旋耕,深度应达到25cm以上,旋耕完毕后进行做畦,畦面宽度以100cm左右为宜,畦沟深度与宽度约为25cm。
2、秧苗培育
为提早收获上市,取得较高的栽培效益,菇茑一般采取早春育苗栽培,育苗的时间以在定植前约45天为宜。为促进种子发芽并减少种子携带的病菌,需要用磷酸三钠或高锰酸钾等药剂溶液进行浸种,浸种结束后用清水将表面的药液冲洗干净,然后在22-25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催芽,并在种子刚刚开始露白的时候进行播种。
菇茑种子较小,播种的时候可以与细沙混合后散播在浇足水的苗床上,然后覆盖厚度3-5mm的细土,并覆膜保温保湿促进发芽。出苗后应在露真到两叶一心的时间段分苗到营养钵,分苗早缓苗快但容易折断,分苗晚,不容易折断,但是缓苗慢。

3、秧苗定植
在地温稳定在5摄氏度以上,10cm深的土层温度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时可以进行定植,通过覆盖地膜,可以提高低温2摄氏度左右,定植时间可提前5-7天,但要确保晚霜已过。
菇茑一畦双行栽培方便管理,如果土壤较为干燥要在定植前2天左右,通过滴灌等措施,浇一次小水湿润土壤,定植的时候,株距保持在50cm左右,畦面行距50-60cm为宜,定植后尽快浇足定植水。
4、栽培管理
在定植后如果遭遇倒春寒时,要通过喷施果蔬防冻液或在栽培畦面上搭扣塑料膜进行保温保苗。在水肥管理上,要注重小水勤浇和薄肥勤施,水分大影响根系生长,造成矿物营养吸收不良影响生长,在开花结果前可根据地力状况和生长状况,追施1-2次15:15:15的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共计20-30kg,切忌过量偏施氮肥,不然容易造成植株旺长,影响座果率。在进入结果期后,可配合浇水冲施2-3次高钾复合肥,每次10kg左右。
在植株管理上,保留3-4个结果枝后,其余侧芽要全部摘除,结果枝向四周开展分布要均匀,以利于均匀接受光照,如果因为温度偏高、湿度偏大、施肥不当等原因造成旺长,需要采用多效唑等进行化控,来调节植株生长。
5、采收
在采收前10天左右不要再浇水,不然会明显降低菇娘果实的口感风味,并且果实容易因吸收过多水分而开裂,从而失去商品价值。采收的时间以外皮和果实转黄时为宜,转色不完全,口感品质差,采收后的果实,要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块,湿度较高的环境下,果实外皮容易发霉、发黑。
总之,姑鸟果现在的价格还稳定在较高水平,且在很多地方属于种植空白,而在栽培管理上也较为简单,不过,目前来看,姑鸟果的消费市场相对较为小众,农民朋友在商品化栽培前,要因地制宜并考察或对接好消费市场。